学习成果
-
我的错题(0道)
-
我的笔记(0条)
-
我的收藏(0道)
练习模式
-
顺序练习顺序练习题库
-
乱序练习试题顺序打乱练习
-
模拟考试试题顺序打乱练习
-
抽题练习试题顺序打乱练习
-
题型练习按照题型分类练习
试题预览
-
1、 问答题
C酒业公司位于华南地区,占地58万m2,年产各类白酒20万t。公司有员工3000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人。C酒业公司有粮库1个、粮食粉碎车间3个、发酵酿造车间12个、露天储酒罐区1个、勾调车间4个、灌装车间8个、成品酒仓库8个、包装物品仓库4个、动力车间1个、设备车间1个、污水处理车间1个、员工食堂3个、浴室5个。露天储酒罐区为地上式罐区,有100m3立式固定顶储罐130个,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7倍罐径;250m3立式固定顶储罐100个,储罐之间的距离为0.9倍罐径。露天储酒罐区的防护重点是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雷击。罐区设置避雷针16组,露天储酒罐区与厂内主干道路边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m;事故存液池容积约200m3。粮食粉碎车间通过负压除尘系统收集机械磨碎过程中产生的粮食粉尘,除尘系统使用防静电布袋除尘,除尘管道采用4500mm镀锌管道,法兰盘连接,并对法兰盘防静电跨接,管道按规定接地。C酒业公司为粮食粉碎车间员工配发了防静电服、防静电鞋、防尘口罩和防尘帽。发酵酿造车间窖池属有限空间,2014年10月曾经发生过一起员工在清理窖池作业时的中毒与窒息事件,因抢救及时,未造成员工伤亡。在此之后,C酒业公司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完善了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灌装车间为了减少流水线作业噪声对员工的影响,为员工配发了耳塞。动力车间有10kV配电室1个,20t/h锅炉2台。设备车间有数控车床8台,普通车床2台,铣床2台,刨床1台以及电焊、气焊设备,气瓶若干。污水处理车间主要处理发酵酿造过程中的污水,处理量800t/d。C酒业公司另有10t桥式起重设备3台,5t桥式起重设备5台,客货电梯5部,厂内机动车辆130辆(其中叉车80辆)以及一支货物运输车队。2014年年末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C酒业公司露天储酒罐区进行了专项安全生产检查。检查中注意到,避雷装置上一次检测时间为2014年3月;罐区上方架设有临时用电线;罐区作业人员甲、乙身着普通工作服,用真空泵从罐车往储罐输送原酒,罐车罐体未连接到静电释放装置。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辨识C酒业公司可能存在的职业病类别并说明原因。2.指出C酒业公司特种设备的种类。3.简述C酒业公司在发酵酿造车间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69号)的具体内容。4.简述C酒业公司露天储酒罐区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并说明理由。
-
2、 问答题
D电厂有2台200MW汽轮发电机组,主设备包括发电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附属子系统包括启动锅炉系统、燃煤卸车输送系统、点火及助燃系统、发电机冷却系统等。启动锅炉系统有2台额定蒸发量29t/h、工作压力2.6MPa的启动锅炉。点火及助燃系统有2个单罐储量500t的柴油储罐,各存柴油200t。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制氢站有5个单罐容积为20m3、最高工作压力为1.2MPa的储氢罐。燃煤卸车输送系统有燃煤运输火车、火车卸车翻车机、车皮夹固装置、胶带输送机、煤斗等。用电设备使用380V动力电源。火车车皮挂钩、摘钩作业,由人工操作。作业场所实行定时巡检制度。2015年3月1日,班长甲持工作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手续后,未按动火作业要求落实相关措施,就带领工人在柴油储罐罐顶预留呼吸孔处开始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油罐着火、爆炸,造成5人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指出该厂燃煤卸车输送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其存在的环节或场所。2.指出以上场景中包括哪些特种设备。3.提出以上油罐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4.简述防止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管理措施。
-
3、 问答题
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人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坡度达22。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2.5m、底部宽2.Im。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质量为5.3t。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该公司主要设备有:挖掘机10台,焊接工程车20台,40t吊管机20台。该公司有员工140人,其中挖掘机司机15人、焊接工程车司机25人、吊管机司机25人、焊工60人、管理和技术人员15人。该公司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曾经完成过300km类似管道工程的施工,没有发生伤亡事故,有良好的安全、质量业绩。在制作项目投标书时,需要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计算安全生产投入。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分析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类型及起因物。2.指出F公司主要工程设备中的特种设备,并说明该类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3.指出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4.说明该项目安全生产投入的费用应包括哪几方面。
-
4、 问答题
F发电厂有2*1000MW机组,厂房占地为100m*300m,燃煤由码头卸下后,经皮带引桥由皮带输送机输送到储煤场,再经皮带输送机送到磨煤机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煤器,由喷煤器喷到炉膛内,煤粉燃烧后的烟气经除尘系统进入脱硫脱硝系统,脱硫脱硝工艺需用液氨、盐酸和氢氧化钠等。F发电厂有容积为1000m3的助燃柴油储罐2个,储存的柴油密度为820kg/m3、闪点为60℃。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一氢一氢,氢气以2.0MPa压力、经100mm管道输送到发电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75MPa。F发电厂现存原材料有:燃煤30万t,柴油1200t,浓度大于99%的液氨16t,盐酸42t,氢氧化钠41t,压力为15MPa的氮气20*401。压力为3.2MPa的氢气7*10m3。为确保安全生产,F发电厂于2012年7月16日至7月20日进行了全厂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发现:在储煤场堆攒的铲车司机无证上岗;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皮带引桥内的电缆有破损;皮带引桥地面存有大量煤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F发电厂厂长责成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针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2.指出进入磨煤机检修应配备的防护设备及用品,并说明其作用。3.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指出F发电厂现存材料中的化学品及其类别。4.说明F发电厂脱硫脱硝系统液氨泄漏时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
5、 问答题
F公司为从事粮油转运、储存、贸易的工贸企业,拥有专用的粮油码头,现有从业人员980人,其中有来自G公司的劳务派遣人员230人。F公司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人。F公司现有:60万t立筒仓1组,10万t平房仓1组,10万t食用植物油罐1组,5万t泊位2个。铁路专用线2条,500t/h吸粮机2台,100t/h进出仓散粮输送线2条,100t/h进出油输送管道2条,码头起重机(额定起重量5t或5t以上)3台,电梯5部,叉车20辆。1000kV
-
6、 问答题
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2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C的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输送压力为3.7MPa。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I、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就已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应由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I、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
7、 问答题
J市地铁1号线由该市轨道交通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该市K建筑公司作为总承包单位承揽了第三标段的施工任务。该标段包括:采用明挖法施工的304地铁车站1座,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长4.5km的40号隧道1条。J市位于暖温带,夏季潮湿多雨,极端最高温度42℃。工程地质勘察结果显示第三标段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40号隧道工程需穿越耕土层、砂质黏土层和含水的砂砾岩层,并穿越1条宽50m的季节性河流。304地铁车站开挖工程周边为居民区,人口密集,明挖法施工需特别注意边坡稳定、噪声和粉尘飞扬,并监控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和沉降。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K建筑公司对第三标段施工进行了安全评价。J市轨道交通公司与K建筑公司于2014年5月1日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2年。K建筑公司将第三标段进行了分包,其中304地铁车站由1公司中标,1公司组建了由甲担任项目经理的项目部。项目部管理人员共25人,于6月2日举行了进场开工仪式。304地铁车站基坑深度35m,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进行车站底板垫层、防水层的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模板支架最大高度为7m。施工现场设置了两个钢筋加工区和一个木材加工区。在基坑土方开挖、支护及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门式起重机1台、混凝土泵2台、塔式起重机2台、履带式挖掘机2台、排土运输车辆6辆。施工用混凝土由J市M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辨识304地铁车站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阶段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2.简述K建筑公司对1公司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3.简述第三标段的安全评价报告中应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4.简述304地铁车站施工期间1公司项目经理甲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5.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指出304地铁车站工程中需要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
-
8、 问答题
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30台载重量20t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另有一个4m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灌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指出该企业应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指出灌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3.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该灌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
-
9、 问答题
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溶液、吹制成形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烧制时,从炉顶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形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的直线距离为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的直线距离为5m。厂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
10、 问答题
某市某化工集团公司欲投资设立一家生产剧毒磷化物的工厂,委托某安全生产服务中心对其项目进行安全评价。该安全服务中心接受委托后,在对项目进行考察时发现几个不能保障安全的因素:①供水水源距离不符合国家规定;②生产工艺不完全符合国家标准;③储存管理人员不适应生产、储存工作的要求。集团公司筹建项目负责人对安全服务中心的考察人员说:“你们拿了钱,只管好好办事就行了,照我们的意思来,其他的都好说,要不我们就换人。”随后,集团公司将原定的报酬标准提高了1/3。安全生产服务中心明知有问题,但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便按照集团公司的意思,出具了筹建项目符合要求的安全评价报告。集团公司持这份安全评价报告向所在地的省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省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在组织专家审查时,发现安全评价报告和其他有关材料存在一些疑点,经过进一步审查,发现安全评价报告严重失实,是一份虚假的报告。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本案中安全评价机构应对哪些行为承担责任。2.试论安全评价机构在当前形势下应发挥的作用和应秉持的原则。3.分析案情的责任和提出处理建议。